编者按:“美国全球霸权与中国命运”是一个世纪性的大课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三位从事研究军事战略及国际关系研究的年轻学者就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世界人才争夺呈现这样一种马太效应:发达国家经济富裕,对人才投入大,因此人才众多,能有力地促进该国的进一步繁荣,因而也更有能力以更多的投入得到更多的人才;发展中国家经济贫困,对人才投入有限,因此人才较少,这就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更没有能力去争夺和培养人才。尽管如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有两点是一致的:第一,他们都需要人才;第二,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国际人才环境。在这既不同又相通的局面下,发展中国家往往面临着国际人才竞争中败北、人才大量流失、最终导致人才匮乏的严重局面。
全球人才短缺,科技人才的跨国流量加大是一股世界性潮流。80年代末,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保持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正在以各种方式加快与其他国家争夺科技人才的速度。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在迎接21世纪技术挑战的同时,美、日等发达国家面临着科技人才严重紧缺的局面,特别是高水平科技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发达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统计,在1996年,美国缺少4.5万名受过科技训练的大学生。到2000年,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将缺少45万;2006年将缺少67万。另外,从1995—2010年,美国每年将缺少9600名具有博士水平的科学家。日本科技厅1990年11月公布一项调查报告:如果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3%—4%,那么到2005年,将缺少研究开发人员36—51万人;到2000年,软件技术人员将缺少96.5万人。法国高等学府全国委员会认为,在未来的20年中,法国对工程师一级的技术人才需求,将从目前的16万增至40万人,而法国的学校每年只能输送1.6万名这方面的人才。英国、德国也都面临同样的困境。
在本国教育部门不能提供足够的人才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必然继续从发展中国家那里争夺大量的紧缺人才。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吸引优秀的人才资源将是促进科学技术高水平发展、刺激经济不断增长的最有效措施。在这场以高科技为原动力的经济竞争中,谁能争取到更多的人才资源,谁就会在“世纪之战”中占有优势。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发动一轮新的争夺人才的攻势。在这种攻势下,科技人才的流向出现四种局面:
一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较发达和发达国家。据联合国开发总署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国外工作的专业人才已达50万人,并以每年10万人的数字递增。其中亚太地区人才外流最为严重:印度每年外流的高科技人才达60000余名;土耳其平均每年外流370余名专家;菲律宾培养的专门人才有12.3%移居国外;目前在发达国家定居、工作和学习的埃及人共350万人;阿拉伯国家因人才外流造成的损失高达1300多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的人才也大量流入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及一些东欧国家。
二是从较发达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较发达国家一方面从发达中国家输入人才,另一方面又向发达国家输出人才。据澳大利亚研究生协会调查,该国的研究生外流人数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仅1992年就有60%的自然科学研究生毕业后外流。加拿大也面临类似问题。
三是从独联体国家和东欧国家流向西方国家。据统计,仅1992年头7个月中,独联体国家共有10.7万人被获准到国外定居,其中4.8万人到联邦德国;4.3万人去了以色列,8500人去了美国,3400人迁入希腊,其中大部分是知识分子。东欧国家人才外流也很严重。
四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少数发达国家。由于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采取了高薪聘请和提高科研经费等办法,致使一些发达国家的科技人才外流日趋严重。据欧共体一个专家小组的报告,1991年由共同体成员国流向美国的科技人员为1488人,1992年上升到1720人,占当年流入美国科技人员总数的14%,其中英国人才流失最为严重。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80年代以来,英国每年流失的高级人才超过1000人,其中90%到了美国。英国皇家学会中英籍会员现有1/4左右在国外工作。牛津大学一位教授说:“我们每个领域都失去了4至5名最杰出的科学家,我们正在失去指挥者。”
西方发达国家为在这场人才争夺大战中获得优势,采取了各种措施。
日本一些公司为了从美国挖取科技人才,私下同美国最杰出的专家接触,用高工资、允许他们申请专利等手段拉拢和吸引他们。日本在工资方面开出的价码是很有吸引力的,付给美国高级研究人才的年薪为25万美元,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年薪为7万美元,比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所提供的最高工资还多20%—30%。日本通产省还设立了国际科学合作奖励基金。日本认为,在未开拓的尖端技术领域,聘请一位外国的优秀研究人员,效果相当于派遣20名本国研究人员出国进修。为同美国竞争,日本政府目前的科技投入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且正在实施科研国际化政策,决定开放政策实验室,吸收外国科学家来日本参加科研。日本科技厅也作出国内研究机构积极接纳独联体国家科技人才的决定。目前大约有1万名外国科学家在日本从事长期性研究工作。
设立多种奖励制度,也是一些西方国家吸引人才的有效手段。美国设立科技奖励制度,如最高科学荣誉奖和国家技术奖、艾伦·沃特曼奖、青年探索者奖等,民间学术团体也设立了多种奖励制度。英国皇家学会设有最高荣誉奖章———阿普利奖章及两种金质奖章等。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设有科技人员金质奖、银质奖和铜质奖三种荣誉性奖。瑞典设立以诺贝尔命名的发明奖,最高奖金为10万克朗。日本各级政府和民间团体的奖励制度多达数十种,政府设有科技有功人员表彰、科技功劳者表彰、研究功绩者表彰等荣誉奖,民间团体的奖励形式非常活跃,奖励兼有荣誉奖和物质奖。另外,匈牙利早设有国家“苏科特”奖金、创造发明基金。
除了奖励制度外,西方国家还采取临时奖励措施,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积极性。西欧一些国家的科研机构在半年到两年的时间内,给有成绩的科技人员增加10%的工资,还以分红利的方式奖励他们。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高科技人员设立“功劳奖”。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早期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带来了先进的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美国得以迅速发展繁荣起来。历史上这种“坐享其成”的经历使美国染上了“争夺人才”的癖好。人才争夺是美国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战结束时,美、英、法、苏四国攻占柏林,苏联为了补偿自己在战争中蒙受的巨大经济损失,第一件工作就是急急忙忙地将德国工厂的机器设备大量拆卸,装上火车,运回国内。正当苏联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美国中央情报局已经悄悄地把许多造诣颇深的德籍科学家、专业技术人员引诱到美国。当苏联获悉这个情况恍然大悟时,留下来的科技人员已经所剩无几了。从事后获得利益上比较,苏联显然远不如美国聪明,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美国此举并非偶然。事实上,美国决策者一直把争夺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以匈牙利为例,匈牙利自社会制度变革以来,除了通货膨胀、失业和社会治安等让政府头疼的问题之外,美国对它的人才争夺也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匈牙利高层次学者外流严重。1991年,匈牙利拥有各类研究人员2.7万多人,到1993年则减少了4000余人。在自然科学方面,以隶属于匈牙利科学院的实验医学研究所为例,该研究所的医学家,每年有15—20%的人在国外工作;社会科学方面,以匈牙利为例,目前该学院有50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学者在美国和西欧,其中90%已由2年居留许可又延长了1年,也有申请3年居留许可的。该学院副教授基什保普·拉斯洛说,这些人多半不会回国了。
科学的发展是以雄厚的研究资金作为后盾的,但匈牙利的国家科学研究基金却在逐年减少,目前每年还不到20亿福林(约合1.7亿元人民币)。从事科学研究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献身,匈牙利的许多科学家认为,低收入并非是促使他们涌向西欧和美国的根本原因,而是感到满腹经纶无法施展。捉襟见肘的国家科学研究基金对于满足他们的科学研究需要是远远不够的,而美国和西欧却能够提供先进的研究条件,满足他们科研的成就感。
美国实施国际性人才争夺战略,可谓深谋远虑,高招迭出:
一是提高工资标准,增加福利待遇,用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吸引人才。西方国家经济技术发达,生活水平较高,他们以此为法宝,广泛诱夺全球人才。在美国,学位越高收入越高。美国科学基金会作过一次调查,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一年收入很难超过3000美元,而美国科学家的中等收入即可达到1.5万美元以上。这种个人经济利益上的差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泰国1989年4月派出一个6人专门小组,到美国实施“智囊回流”计划。他们会见了250名留美泰国人,这些人年龄都在36岁至45岁之间,一般滞美16年至20年。其中70%的人表示,留在美国的原因是收入高,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及美国科技先进等等。
二是增加科技投资,创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条件,吸引优秀的科技人才。美国政府在1992年财政年度预算中,研究发展经费达756亿美元,比1991年国会批准额高13%。美国通过提供科研资助、合作研究、访问方便等条件,大量吸收他国科学家。如美国政府出资9万美元,雇佣独联体的116名核能专家为美国工作。
三是通过制定专门奖励青年科技人员的计划,培养、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美国国家基金会设立的沃特曼奖,获奖对象是活跃在美国各学科前沿并有杰出成绩的青年科学家。获奖者可荣获沃特曼奖章,并在2至3年内得到最高可达50万美元的奖金。1983年,美国国家基金会设立了“总统青年探索者奖”,1986年还设立了“工程创造奖”。
正当美国社会反移民情绪又一度高涨,一项大规模调查亚洲太平洋地区移民对美国经济影响的报告在华盛顿公布。它指出,亚太裔移民对美国经济贡献绝对是正面的。他们创造了大量财富。美国最主要的高科技公司中,有15家是亚太裔移民企业家设计的,它们一年的总营业额达222亿美元。1990年,加州硅谷的800家高科技公司中,有300家由亚太裔美国人拥有。亚太裔移民企业除了大大促进美国的海外竞争力外,也为移民和美国本土人士开创了大量工作机会。估计在硅谷中就业的亚太裔人口现有约1.5万人,占该区高科技人口的1/4,其中相当多的是华裔。
1998年10月,美国出版的《福布斯》杂志公布,全美1998年400个富豪排位,4位华裔企业家榜上有名。他们是排名第197位的王嘉廉,资产为9.7亿美元;排名第240位的杨志远,资产为8.3亿美元;排名分别在第388位和389位的孙大为、杜纪川,他们的资产均为5.05亿美元。以上4位全美最有钱的华裔企业家,全部都是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王嘉廉一直负责惠普打印机公司的工程技术部门;现年仅29岁的杨志远是最大的互联网霸主———雅虎的创办人之一,控有该公司13%的股权;孙大为、杜纪川为金士顿科技公司的负责人。
不少事实说明,美国在与中国争夺人才方面,颇具实力。据美国使馆提供的数字:1997年度,美国大使馆共签发了5600个学生签证。自二十世纪90年代起,历年在美国取得理工科专业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人数已经超过中国自己授予的博士。仅1995年一年,就有2751位中国学生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占了当年各国留美学生所获博士总数的10%强,高居各国留美学生之首。
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所高校随机选取了301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自身对于出国留学的意向及看法。在这301名大学生中,有211名有出国意向,比例超过了70%,这表明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主要选择。大学生留学的首选之地是美国。这次调查中,有意向出国的211名大学生中,最想去美国者达166人,占3/4以上。历史资料显示,从1978年至1996年18年间,中国共有13.5万留学生前往美国,占此期间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的50%。调查结果显示,明确表示出国留学毕业后肯定回国工作的人,占44.1%。另一份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至1996年自费出国留学的13.9万人中,回国者仅有3000人,比例不到3%。
目前,美国各大学在中国招收留学生,有从研究生、本科生向中学生渗透的趋势。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相当一部分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的优秀中学生先后被美国的大学录取。
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美国对中国的人才虎视眈眈。面对有着强大人才竞争力的发达国家,中国在保持人才上的能力十分有限,如不能马上警醒起来,多一些忧患意识,那么我们就会失去未来的希望。
摘自《美国全球霸权与中国命运》
北京出版社出版